入口前台区设计温暖而充满亲和力,热情迎接员工和宾客到来。源自招行品牌标识的红色广泛运标识及环境图形。办公区的环境视觉设计取材于品牌标识,演绎方式尤为现代,富有朝气。茶水间与公用电话间墙面则沿用深圳天际线图形。联合办公空间划分为五大分区,根据不同任务导向进行布置。五个分区经过精心规划,为其他城市派来的不同员工团队提供多种接待替代方案。每个区域均采用独特配置,规模各异,私密性、机密性和灵活性亦各不相同。各分区按照不同团队的需求量身定制,家具布置皆可快速重组。 灵活性、延展性和多选择性是本次空间设计的三大关键词。除开放办公空间外,整个楼层还设有多间不同尺寸的会议室(小型、中型、大型会议室分别为7间、4间和2间),4间公共电话间,及若干开放讨论区。
茶水间既是重要社交空间,也是接待访客的多功能区域,同时还能转化为休闲会议区等多种场所,也可以作为等候区,用于公开的小组讨论,或作为临近大型会议室的会间休息区,满足不同需求。
前台与会议套房为客户提供温馨宜人环境和沉浸式体验,而办公场所则提供了多样选择,有助实现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巧妙平衡。休息区紧邻楼梯,视野开阔,采光充足,有利于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。此次翻新为客户与员工都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。
大堂空间以“博物馆”为灵感:设计以浅色明亮的水磨石地面、白色GRG立柱和天然木材饰面的开放式旋转楼梯为重点,为空间增添了宏伟的气势。软膜天花结合绿叶造型,同时将丰富的自然光引入,为城市和市民创造出开放的印象。
二层作为会务空间标志着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的转变。与大堂开敞明亮的空间截然不同,会议区被想象成幽暗的剧院。在这里,每个会议室的体量不同,但都以深灰色的色调布置,彼此隔音良好,为会议和演讲创造了私密的氛围。
三层和四层包含多样性的功能和设施,可以服务于灵活沟通的开放办公区、非正式会议区以及半封闭空间。在建筑南面的尽端,Kokaistudios别具匠心地改变了常规办公室的基本功能,创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“礼堂”,此空间主体为一个跨越两层的挑空空间,其两侧通高的书架唤起人们对城市的另一个场所的想象:图书馆。它的阶梯式坐席可以用于大型会议和演讲,更是供人阅读和学习的所在。为了增加灵活性,该空间被一个玻璃会议室隔开,就像书签隔开书页一样,通过一个可折叠的隔断屏风与主空间分隔开,在需要时可作为主讲台使用。
在归谷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下,融合了创新科技与生活活力的沉浸式体验,使“干事创业、快乐生活”的园区文化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和体现。自然山景与建筑体充分融合,整个园区同时配备了兼顾人文关怀、多元生活、休闲娱乐的一体化设施,以架空层主题会所、泳池、篮球场、网球场、乒乓球室、高尔夫练习室、图书馆、会议中心、科技展馆等丰富的形式,全方位服务于园区使用者的日常工作与24小时生活。无处不在的科创氛围通过科技会客厅、海归之家、智能多变空间,一直沿着山路萦绕到山顶的问天阁,在一线天地之间,在丛丛自然树林中,一杯茶、一杯咖啡便可问道科学与哲学。
按照企业各部门的属性,办公空间的场景分别呼应船码头、船甲板、船舷、瞭望窗、指挥塔、操控中心、工作室休息舱、用餐厅的设定。在起航、航行、泊岸、抵达的行进路线中,空间展演出深刻的海派企业精神主题性 —— 乘风破浪。勇立潮头。
自古以来,码头是信息集散与汇集地,是物物交换交易的场所,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多功能场域。设计师通过把前厅喻为码头,将企业在这个区域的商务洽谈、会客接待、信息交流、产品沟通、企业文化的植入等需求尽数满足,有机有效融合,并体现新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