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公设计|中西方极简碰撞
黑白分明的简洁利落,且兼顾品质的艺术性,进口处的盒子空间,奠定了整个设计的基调。欢迎的仪式感,隐藏的光源设定,更增加了其聚焦效果,如深邃的魔盒,吸引着到来者不由自主进入探索。
可静思,可遨游,可休憩,可互动,精炼的线条,将整个聚焦让位于多种空间关系发生的可能,并最大限度上助力于艺术的表现张力。
空间的共享与链接处处彰显,是与自然共鸣的和谐乐章,是置身桃花源的相谈甚欢,是近静谧远喧嚣的最佳创意所。
在流动的空间里,每个单独的盒子,在简单纯粹基调的统领下,又各自被赋予不同的主题。
点、线、面是天赋异禀的黄金分割,是精巧构思的妙笔生花,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,勾勒出了了分明的空间感。
将自由生长的思想创意,植入于有形的格局中,瞬间让空间流动起来,隔而不断,互为外延。
恰如贯穿于整个空间的调性,基于共同的简洁干练之上,一面是艺术,一面是理性。
开放式的空间,是创意思维活跃与交流的生发地。其每一个立面的经纬贯通,延展了空间的维度,更是最大限度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,可谓功能与艺术的一举两得。
细节处点缀的简明,呼应整体气质的同时,又轻描淡写彰显出空间的艺术天分。
曲线的神来之笔,白色的基底,恰如空间盒子的意向,既加持了干练的聚焦,又有果断分明的间隔,恰恰成为空间中对立而又融合的特色。
在大面积的黑白二元对立中,曲线以其灵动、柔美,及富有变化的特性,中和了干练,成就了一种简约又时尚的新感官体验,同时也柔化了空间中沟通交流的情绪。
每一个空间的设定,都应该追溯到空间使用者的属性,及在其中未来可能发生的活动与关系。共享外的私密性办公室,正是基于此功能属性为核心的需求而设定。
作为一家新锐的数字广告公司,业主对于办公室的期许是一个银灰色的匀质的空间,一个承载创意的容器。同时,业主还透露出对Andy Warhol电影《Factory Girl》的喜爱,希望将此融入设计。
空间有两个入口,主入口保证通行和展示,次入口则作为一个“工厂”的精神象征。设计师采用工厂车间金属推拉门和防撞门作为“工厂”的大门,将粗犷锐利的工业感发挥到极致。前厅四壁贴有银箔,作为对电影《Factory Girl》的致敬。
前厅上方悬挂代表企业精神的LED灯,成为空间亮点的同时又不影响人视范围内的空间元素。前厅两侧分别是会议室和讨论室,采用镜面玻璃隔断增加空间开扬感。讨论室内所有元素均为银色,形成一个富有工业感的讨论空间。讨论室一侧为小型茶水间,作为对外接待使用。此处还放置风管改造猫爬架,供公司吉祥物使用。
前厅与办公区之间设置休息接待区,作为公共和隐私的过渡。此处保留原始钢结构及供暖设备,与新建墙体并存,形成富有质感的空间氛围。折叠门使讨论室在独立和开放间切换,打开时与休息区连为一体,拓展为企业活动场所。
开放办公区中轴线上设置一个长达3.5米长桌,像极了工厂的操作台或研发创意的实验桌。可满足员工成组讨论或在此就餐聚会的场景需求。长桌采用磨砂不锈钢台面,保证手感的同时易于清洁维护。长桌四周采用脚手架固定,将长桌和顶部灯具连为一体。长桌两侧分置工位,工位与走道间设有银色金属网,增强空间序列感的同时,可在其上设置文件挂钩,增强功能性。
靠近外窗处,设置休息区。绿植,暖色调的沙发和低矮的音响,将人从快节奏工作中抽离,可在沙发上小憩。
通过工业感材质(水泥漆,不锈钢,金属网),以及工业化产品(折叠防撞门,吊灯,脚手架等),设计师铺陈了一个字面意义上的“工厂”氛围。走进办公室,这些元素和原始构件低调并存并为“氛围”服务,实现了业主“匀质空间”的构想。同时,在银灰色调基础上,休息区和前厅处引入暖色调的元素及绿植,软化空间性格,提高舒适性和空间表情的丰富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