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物一情,在构成叙事的日常生活里,物件的存在软化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边界感和硬朗关系,也反映对于自身的一种诚实关切。人赋予物以生命,即便寻常之物,同样能够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而被他人识别。其本质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,受情感、记忆、个体感知等因素的影响,不论具体或抽象的表达,都一一地被投射于空间。
建筑空间中所讨论的形态,无不是意志力的自觉体现,而生活之态,则更多的是对动态场景的真实描绘。以场地原始结构为基础,新的平面布局依次排开,电梯而出,对应围合的、半开放式的多功能区域,满足平时活动、休息、接待的需要。避免开门见山,由半高墙体建立起象征性的视觉过渡,将访客引向左右两侧。
模拟家居环境中的窗台意象,北侧以原始外窗为立面开口,在百叶帘的作用下,为室内提供了柔和的自然光。自由、随性、可移动和任意组合是布置的基本特征,或同事三三两两、或短暂接待、或活动沙龙,散布的沙发组为不同的未来场景提供各种可能。白色天花因为弧形结构而四角垂下,合拢的姿态之下,使休息区成为空间里聚集的能量中心。
整个办公空间都氤氲在这样一种自由、轻松的氛围当中,这里没有严肃刻板的办公室形象,没有往复一日的无聊工作日。从功能布局到气氛营造,我们关怀每一个在工作当中的伙伴对于空间的多样化需求,这是可以一起分享的空间,是可以自由生发创想的空间,张扬年轻的办公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