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入大厅,目光所及之处,大理石地板泛着柔和的光泽,与白色岩板墙面相互映衬,共同勾勒出一种简约高雅的氛围。深色不锈钢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,为大厅增添了几分可靠的稳重感。大厅右侧的休息区温馨而舒适,绿植点缀其间,为整个环境注入了勃勃生机。
董事长办公室采用开放式布局,家具摆放得整齐而有序,黑色皮质沙发与木制书架相互映衬,对比鲜明,为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视觉魅力。办公区与会客区之间通过精心设计的隔断巧妙地分开,这样的布局既减弱了结构柱的存在感,又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界限。此外,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绿色植物,让整个区域更显宽敞明亮,营造出舒适且高效的办公环境。
多功能厅中的造型天花板不仅具有吸音效果,还能与线性照明系统完美结合,确保光线均匀分布而不产生眩光。墙面上使用的深色调材料既能有效隔音,也有利于大屏幕的展示。落地幕墙则兼顾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观景需求。此外,厅内的座椅不仅外观现代尚,而且便于移动,能够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活动场景。休闲书吧和健身房为员工提供了放松身心之地,工作之余也能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。
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办公桌椅采用模块化设计,排列整齐一致,这不仅提高了空间使用的效率和合理性,还展现了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。这样的布局为员工创造了舒适、有序的办公环境,使整个办公区域显得规整而大气,充分展示了现代办公环境的独特秩序美和魅力。
餐厅内部,桌椅的颜色搭配巧妙和谐,为整个空间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。独具创意的吊顶设计,赋予了餐厅浓厚的艺术氛围。通过使用木框玻璃隔断,巧妙地划分了不同的用餐区域,同时保持了空间的开放感。餐厅的整体布局既精致又合理,每个细节的设计都注重功能性,共同打造了一个舒适健康、令人愉悦的用餐环境。
从上至下,通过吊柜底面饰面板与基层交错将墙面的装饰 边口做到隐藏处理。挡水边的设置防止台面上的水流到地面,造成清洁工作的增加及安全的隐患。台下盆的选型也非常方便台面的清洁工作。橱柜的边角线与其他区域的装饰面踢脚线保持在同一高度,选材外观保持相同性,保证整体设计的统一协调性。
微波炉后方做散热通道,采用非嵌入式微波炉,大大降低采购成本,同时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效果和嵌入式基本上相同。微波炉表面与装饰门板齐平,同时在微波炉的支撑脚处加装木条,防止开启微波炉门时造成微波炉位置的移动。垃圾桶门上的翻盖处理,让这里的环境不受垃圾的污染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前业主巧妙地保留了空间的宝贵特征,我们认为我们的任务不是完全改变它,而是从已经存在的元素中进化,为它注入新的生命。每个对结构的干预选择都经过仔细考虑,以避免造成任何剧烈的破坏,确保原始的和谐感保持不变。我们为自己设定的挑战是,一旦完成改造,公寓应该看起来就像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,作为空间的自然组成部分,而不是新的元素。在整个过程中,我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材料试验,以确保它们不仅符合美学,而且与“家”的本质产生共鸣。
设计体现了精妙的新旧结合。古老的家具,如旧的橱柜腿和桌子底座,被无缝地融入到新的设计中。旧门经过清洁和CNC细节的重新设计,创造出独特的视觉焦点。此外,我们还使用了受现代主义热带建筑启发的卷帘门,在空间内创造一种开放和无缝连接的感觉。从过去到现在,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,相互丰富,创造了一个充满个性和情感凝聚力、令人回味的办公环境。
前台作为空间记忆的前序,在踏入之时便会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感知。踏入半围合式的空间,墙体在层叠设计之下形成书卷的延伸,一页页蕴藏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,引领着人们的视线和思绪。墙面之上采用最原始的石材肌理去呈现空间的风格和层次。每一道纹路,都承载着时间的重量。置身其中,便能体会其强烈却安宁的留白语言,石材线条于光的无形之间界定了空间的节奏,用带有逻辑的切割梳理并重新定义空间的姿态。墙面不再只是空间的界定,而是艺术的展现,是质感与美学的完美融合。
用渐变玻璃作为隔断创造一种似隔非隔、似透非透的视觉表现,以游走空间形式串联,承序游园之感。保留双人办公室私密性的同时,予以虚实之间微妙的对比带来开放办公区平缓的形态与绵延的繁复,空间的层次因此变得更加丰富,韵律感也随之增强,为空间带来无限延伸的可能。有效地利用空间,并弱化基础结构在空间中的存在,是设计时考虑的重要方面。开放办公区以弧线型的天花造型出发,利用统一的设计语言整合地面与天花之间的关系,简化外在结构的同时也为空间带来独立的形式感,给人以无边界却有秩序的空间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