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门斗进入前厅,白色大理石前台首先映入眼帘,对称的园弧造型使空间边界更柔和。天花与前台点缀的弧形造型与灯光搭配,丰富了接待区的层次感,给人一种科技简约又静谧的空间感受。
如果空间的转换是情绪的铺陈,那么进入等候区,则是视觉与功能井然有序的巧妙结合,亲和的木饰面、极简的白色吸顶灯、具有中国信仰的中国红沙发,营造出舒适的空间氛围。
开敞办公空间运用简约、当代的手法布局,通过有序的块面,打造一个流动的空间。简约的米白色办公桌椅、白色乳胶漆墙面和灰色地毯搭配,避免了空间的单调。材料、灯光、办公家具的对比搭配,给人轻松愉悦的使用体验。
茶歇空间是员工日常聚集的空间,也是能激发交流创造的核心场所。靠墙一侧储物柜色调上选择自然干净的原木色,中间几处跳脱的橙色艺术涂料,营造一种温暖、轻松、有序的氛围空间。在保证了足够的储物空间以收纳或陈设设备外,还预留了放置饮水机、冰箱的位置。
通过模型推演,自然光源贯穿整个动线,对整个公区进行功能重构,消除了原有空间的封闭感。在充分考虑光线的介入后,并以透明材质的玻璃围合廊区,隔绝楼层分界面,退让原建筑设定标准尺度,在单一的建筑空间中植入功能体块。剥离吊顶来消除净层高带来的压迫感,暴露的旧混凝土梁显示着时间的累积。加以红砖、钢板、海洋板、脚手架装置并由此形成了新生空间叙述的语言。
我们尝试运用材料符号的特质来表达企业自身的文化属性。它们延展在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,展示了现代装企与它们正在进行和完成的项目特质。让符号的元素和构成作为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