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坡下坡,左转右转,
我走过的,
是你曾经徘徊的风景;
你走过的,
是我等待邂逅的光影,
思睹一瞬,岁月已逾百年。
撒在石板上的阳光,
翻出院墙的三角梅,
蓬莱蕉下酣睡的橘猫,
我们在不同时空相遇、离别,
似曾相识,又像久别重逢,
是光,是景,
都被藏在了福州的巷子里。
2019年入秋,
受邀福州万科仓前九里项目,
开始了一场关于光阴的设计行旅。
福州烟台山,
一座浓缩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的文脉厚土,
38处文物登记点、22处历史建筑、
13处保护街巷及古树名木,
需要在历史中创建,在保留中更新。
1842年,
福州作为中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,
英、美、法、俄、日等17国,
先后在此设立领事馆和代办处,
30余家洋行林立,
中式古厝与西方建筑交相辉映。
孙中山、叶圣陶、林徽因、胡蝶,
诸多名人政客都于此留下过诗意的过往。
这里诞生过福州第一家西餐厅、
第一家照相馆、
第一家洋人俱乐部,
中西文明在此碰撞、融合,
百年沧桑早已物是人非,
却留下了眼前这九条缠绵曲折的巷子。
踏入亭下路,
其实是条幽静的巷子,
印着水痕的石板路,
连绵不断的红砖洋房,
老建筑原有的结构和肌理清晰可见,
百叶窗棂像是镶嵌在岩上的蓝宝石,
显得格外夺目,
仿佛进入了维多利亚的下午茶时光。
沿亭下路的石阶而上,便是爱国路,
高大的老榕树遮天蔽日,
一座古朴的白色大屋从茂密中探出。
这就是爱国路2号,原美国领事馆,
始建于1863年,
多种建筑风格融合,折射出它复杂的身世,
而今是烟台山博物馆。
踏着嘎吱作响的地板,
从文字、图像、家具摆件到建筑装饰,
百年传奇、风云际会,
礼帽与手杖的权利交割,
被真切的还原到了历史空间中,
时间仿佛倒回百年,
要不是一阵清脆的铃铛声,
我们还将继续沉醉其间。
只见一位头戴鸭舌帽的青年,
在院墙边架停了一辆复古单车,
整洁的木箱里全是精巧的咖啡器具。
专注的研磨和调制后,
一杯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手冲咖啡便做成了,
回味一口,满是时光的眷恋。
走出爱国路2号,向东便是乐群路,
沿途的榕树枝干有时横跨整个巷子,
像强壮而温柔的臂弯,
将两边的老宅紧密的呵护在怀中。
而有的根须像珠链般垂落,
就像故意在等待有人为它卷起,
有的则从石墙缝隙中挤出,
又如流水般浸入地下。
走过一段撒满光斑的上坡路,
依然没有撞见任何行人,
视线的尽头是一座巍峨的哥特式建筑,
弧形的大面积排窗直指穹顶,
神圣而庄严。
石厝教堂,建于1860年,
教堂院墙内盘根的古榕与高大的银杏交错在一起,
遮蔽了半个教堂。
院子的地面覆盖着一层金黄的落叶,
踩在上面沙沙着响。
此时此境,
我们只想坐在教堂的长桌上,
借着透进窗户的光线发呆。
追着光影,离开石厝教堂。
途径法国领事馆、
闽海关税务司、乐群楼、仓山影院,
我们在烟台山逗留了两个下午,
阳光一次次将我们推入散漫着榕树荫的时间尘埃。
烟台山昔日的繁盛,
“时髦”与“摩登”,
“眷恋”和“痴迷”,
交织着西方韵味与东方情结。
黑白胶片和镁光灯,
欧洲美女转动的裙摆,
婀娜的东方身姿,
廊道上绅士爽朗的笑声,
第一次为我们打开了看世界的窗户,
也镜像出了旧时光里福州最前沿的生活方式。
自然的斑驳掺合在老建筑的轮廓里,
一切旧有的符号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精神之乡。
那些过去的光影,如一片片诗页,
被不断涌现出来,
成为我们创意的源泉。
穿梭流动的记忆,
邂逅时空魅影,重现昔日光景。
Vanke|仓前九里|2020
项目地点:中国|福建省|福州市
服务类别:公共导视设计
艺术指导:Liang Che 車良
策略指导:Ke Wang 王恪
设计主创:Sasa 梁莎
设计团队:Zero 凌犀|Shuang Lee 李爽|Lito 张琳童
设计时间:2019年11月
呈现时间:2020年1月
景观设计:Lab D+H
建筑摄影:存在建筑
Zhong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