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诗的状态来表达理性逻辑和感性意境并行不悖者,莫过于朱熹的《春日》: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,谓有源头活水来。朱子这首《春日》,既不豪迈,又不慷慨,却能传迄今日,大约是于平凡中见识不凡的缘故。格物究理,“宋骨”绝非浪得虚名。
空间设计的本质,无非两途——平面的布局与空间关系的立意。
前者关乎功能,后者关乎感受;前者恒在形而下的实用,后者多少展现出形而上的诗性;前者出于逻辑,后者源于感性。
办公空间的设计,常易狃于习惯而落平庸,或耽于创意乃至浮夸。
欲使中正平和,张弛有致,的确不易。原因在于办公空间在设计过程中,于功能和立意之间需达成微妙的平衡。
建立流畅清晰的动线上花功夫表现出“流水不腐”的清新状态。
作为立意的基点“天光云影”并不能生硬的搬到室内。同时,把窗外景色尽可能引入到每一个办公位又成为设计的课题。
作为办公空间的常态,不到一定层级,大抵都是终日向隅一隅。
综合环境和人文的需要,在呈现空间状态的设计中,设计师不纠缠于琐碎,而是大刀阔斧利用重新建构的框架的基础面形成的线条作展开。
在色调上,设计师以白为基调,以材质赋予其形成微妙的异同状态。
利用光的变化和重颜色的点线丰富空间形态。
在空间结构重新整合之后,呈现出抬头即眺远。
在使用者心理层面唤起“天光云影”的印象,调节使用人士在该空间的心理状态。
通过对未来可能使用者的心理分析,在建构空间关系之时,将这种分析获得的结论融入到设计当中。
可以给未来的使用者产生相对良性的心理暗示,从而达到为之服务。
▲平面图
故事还在继续 ...
To Be Continue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