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装修攻略

城市洞穴

小筑 10-26 22:14:11

1632
0
0



朋友说我是一个特别恋旧的人。


“巨富长”算是我熟悉的街区,来上海至今我的生活、工作基本都在这附近。曾有几次在富民路和长乐路上走,我出现过特别不日常的情绪。在巨鹿路创造一个“未来商店”新的锚点,这本身就是一件让我激动好久的事情。虽然还是会时常受到情绪的困扰,但是要在日常中坚持做那么一点突破想象的事,这点我依然确信。



“天空很蓝,白云很白,

城市是如此的普通。”

在这条熟悉的街道,出现了一个“洞穴”。



Practice in City城市修行馆是心理咨询类公众号KnowYourself位于上海·巨鹿路的首个“未来商店”。



情绪的流线



就像所有老城中心的建筑,我们的场地并不宽松,却异常丰富。空间上它位于一栋楼的二层和四层,并不连续。二层的落地窗看去是繁忙的巨鹿路,它是一条宜人的步行街区。四层的高度则正好越过周边老房的屋顶,目力所及是一片干净的绿意。二层和四层通过一座封闭的楼梯相连。



城市修行馆以不同大小的独立房间进行运营。三间操房,一间VIP室,一间会客厅,空间被挤的满满当当,仅留下一些缝隙。它们既是交通,也是有限的公共空间。在树影和蓝色中间,入口是一条向上的阶梯。从这里开始,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毫无戒备的走进去。




面对这些缝隙中的公共空间我们非常克制,没有冒险的形式突进,仅从尺度和光线着手。这是一条隐性的情绪流线——向上、向内、向光,悬隔日常,认知自我。



洞穴间的缝隙和洞口,都是情绪流线中与人互动的媒介。我们用线性灯带模拟自然光,让光线从眼睛不能直视的缝隙中洒落,提供均匀的照度。窗外的绿色和光影,穿过洞口,澎湃的涌入室内。








光没有形式,当它穿过建筑,就成为一件艺术品。我们热爱自然光线的变化不定,也慢慢觉得在其中多一些稳定的人工光,像是多了一重关于永恒的隐喻。




“不惧过去的羁绊,永恒的指向未来”。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,这样若有似无的线索指引着我们。认识你自己,醒来时似有万丈光芒。



洞穴和身体




KY的创始人说,一个安全的房间让她想到“母体”。我们把它留给了最小的VIP室,它是“洞穴”这个意向最为直接和质朴的演绎。


于身体,“母体”是呵护与包裹;于建筑,“洞穴”是最原始的安全庇护所。两者天然关联。



VIP室处于二层的一角,也是最难用的角落。房间窄长且低矮,中间还有一颗柱。


这些恰是设计最重要的线索。以柱为界,小房间被再次划分出内外。上一级踏步,里面的空间更矮,你下意识弯腰,迅速坐下。被包裹成树形的柱子,围绕它或是靠近它,都是空间和身体紧密互动的过程。落地窗被缩小为一个方洞,呼应分格的发光墙体。不断变化的自然光和人工光,时时处于一场对望。




空间作为一个抽象的容器,自是可以包容复杂的行为。它不精确,却可以被预期。通过观察,这间极小房间正以我们设想的方式被感知和使用。这令我们振奋。建筑学不再自说自话,它正以一种可以被理解的方式进入日常。


自然与人工,照见彼此,光是它最佳的媒介。



我们从不排斥具象,眼睛是我们最喜欢的符号之一。它位于楼梯上方的最高处,每次费劲的爬上四楼,转身与它平视,都会有难言的情绪涌现。



像极人生。



几何和自然

 


自然的体验,是我们一切观想的参照。它们出自可以被清晰描述的几何方法。从自然中抽象而来,最终又回到自然的体验中去。


“你总是在做同一个项目,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训练提升你的技能”。这套几何的方法我们也越来越熟练了:往上可以抽象的描述自然,并承接种种关于体验的讨论;往下可以对接技术和建造,让现象以一个合理的造价实现。










最后回到日常。

面对这一处有些魔幻的城市风景,回归到自我的感受和体会。



然后再与它对视一眼,走出。




我们喜欢洞口之后的隐喻,幽深的藏着不与人说的秘密。在时空的更迭中,变和不变都在一线间。



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。


“天空很蓝,白云很白,

城市是如此的普通。”



这个10月,在我熟悉的街道,出现了一个洞穴。



平面布置图




   项目信息

项目名称:KnowYourself 城市修行馆

设计团队:夏慕蓉,李智,郑琴,杨育杭,黄林西,李信良,高含之

照明设计:J Studio景照明(何伟杰,陈祺侃,何丽华)

项目面积:400㎡

摄影:WDi,含之








故事还在继续 ...

To Be Continue


住友评论
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