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装修攻略

得云茶楼成都太古里店 | 一幅美丽的画卷

小筑 11-19 22:21:25

1014
0
0





得云茶楼毗邻成都千年古刹大慈寺,故此整体设计一取大唐建筑之长,二取巴蜀建筑之形,装饰上中西合璧,以现代技艺重新演绎历史形态。空间其外,屋顶之下以黑色斗梁穿墙而出,窗格装饰灵感源自故宫倦勤斋,结合高科技光学玻璃加上单层镜面膜,重构倦勤斋竹编双层月洞门之效果;并以六根由景德镇艺术家绘制的青花瓷柱列阵而成跑马廊之态,其上青龙盘云而出,若影若现;空间其内,以中轴对称布局,穿斗成梁,取自于川西大宅楼牌上的山花造型,曲线顺势而下形成卡座私密之所。地面以天然青金石调色的水磨石内嵌黄铜祥云图案,向高超珐琅工艺致敬,墙面取自故宫倦勤斋之月洞门与仙鹤图之元素手绘而成,并饰以法式黄铜红色丝绒柱灯与皮带驱动电扇。定制家具与自由地灯光转换给此次“得云入蜀”带来游刃于古今之奇幻感。

▲设 计 手 卷 



大 

唐 
之 
风 

古有廊腰缦回载朝歌夜弦,今有穿斗出墙,外挑跑马廊容市井喧嚣。

得云茶楼毗邻大慈寺,此寺得唐玄宗赐名又几经兴废而盘桓至今,为清末复建,而不复当年大唐之风格。但遥想当年也必是“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”之大气磅礴。

故得云茶楼设计一取大唐建筑之长,整齐而不呆板,华美而不纤巧,舒展而不张扬,古朴而零落有致;二取巴蜀建筑之形,穿斗白粉墙,外挑跑马廊。

空间其外,屋顶之下以黑色斗梁穿墙而出;其外以六根青花瓷柱列阵而成跑马廊之态;空间其内,以中轴对称布局,穿斗成梁,取自于川西大宅楼牌上的山花造型,整体线条优美但极具力量感,曲线顺势而下形成卡座私密之所。携一二好友倚窗而坐或高谈或闲聊,开启金箔雕花窗,即是跑马廊外喧嚣市井,所谓大隐于市,又何曾在乎庙堂之远?









△透过可开启的木作金箔雕花窗与室内遥相呼应












△结合现代激光雕刻玻璃与单层镜面膜,重构倦勤斋竹编双层竹编效果



西


古为今用,西风东渐。室内装饰之中西合璧,一片和合之妙。

墙面装饰取自故宫倦勤斋之月洞门与仙鹤图之元素,并以手绘而成,柱上装饰以法式黄铜红色丝绒灯。顶面设计举架蜿蜒而下,其上悬以最早使用于十九世纪西方老酒馆内的皮带驱动电扇(Brewmaster),以适应巴蜀炎热潮湿气候。家具桌形取于八仙桌,而桌椅则重构维也纳分离派大师霍夫曼(Josef Hoffmann,1870-1956)设计的蝙蝠椅(Fledermaus Chair)。

由于是全日餐厅,从白天的早茶至夜晚的中式鸡尾酒吧以灯光转换氛围,白日以暖白色为主,夜晚以蓝色红色为调,当五光十色斑驳于仙鹤手绘墙面之上,自是一番游刃于古今之奇幻感。


餐厅内以中轴对称布局,穿斗成梁,取自于川西大宅楼牌上的山花造型,整体线条优美但极具力量感,曲线顺势而下形成卡座私密之所。


△从白天的早茶至夜晚的中式鸡尾酒吧以灯光转换氛围,白日以暖白色为主,夜晚以蓝色红色为调。


△墙面装饰取自故宫倦勤斋之月洞门与仙鹤图之元素,并以手绘而成,柱上装饰以法式黄铜红色丝绒灯。顶面设计举架蜿蜒而下,其上悬以最早使用于十九世纪西方老酒馆内的皮带驱动电扇(Brewmaster),以适应巴蜀炎热潮湿气候。


△吧台背景墙装饰有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器












古代匠人能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,而今我们以现代技艺重新演绎历史。

门外跑马廊处6根青花瓷柱由中国艺术家于景德镇烧制,拉胚、绘制、上釉到最后烧制成型历时大半年,通体高3米直径60公分,成品率极低,其上绘有青龙盘云而出,若影若现。

窗格装饰灵感源自故宫倦勤斋,震撼于其竹编“翻簧“工艺,我们结合现代激光雕刻玻璃与单层镜面膜,重构倦勤斋竹编双层月洞门之效果。地面则以天然青金石调色的水磨石内嵌黄铜祥云图案,向高超珐琅工艺致敬。







“草树云山如锦绣,秦川得及此间无”


天上人间只此一地的锦官城,有“得云入蜀”也自是只此一间,别无二致。

△平面图





项目信息

项目名称:得云茶楼成都太古里店

完工时间:2019. 10
建筑面积: 140 m²
项目地址:中国 成都 太古里

主创建筑师:汪昶行、朱勤跃

设计团队:焦枫林、冯培艺、张帆、张安琪、兑立昊、姜跃峰

软装设计顾问:李蔓

灯光设计:杨飞

项目业主:上海熙玺府餐饮有限公司

项目摄影:汪昶行

主要材料:木作金箔、黑色木饰面、手绘祥云龙纹青花柱、黄铜家纹固件、异形铝板、不锈钢、青金水磨石、景泰蓝大理石、艺术仿古镜、单面反射玻璃、激光雕刻玻璃、定制软包、手绘倦勤斋壁纸等








故事还在继续 ...

To Be Continue

住友评论

全部评论